查看原文
其他

津采两会:文旅融合 讲好魅力天津新故事

天津日报 文明天津 2023-08-2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

天津,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里,如何发挥区位与资源优势,以文旅融合新方式,创作出文化新精品、打造出旅游新亮点?连日来,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的住津全国政协委员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纷呈的“文化札记”,交出了一份份沉甸甸的“委员作业”,共同为讲好新时代魅力天津新故事献计出力,让世界更好地感知天津韵味。



支持中国文化艺术品交易制度创新
“经过初步调研,我市目前拥有国有中国艺术品价值约1万亿元、民间中国艺术品价值1万亿元,文化艺术品的数量和价值在全国排第三位。”如何发挥天津优势,大力发展中国文化艺术品交易,盘活艺术品财富资源?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齐成喜建议,批准天津自贸试验区开展中国文化艺术品交易制度创新、文化艺术品金融创新,建设文化艺术品元宇宙平台、建立国外艺术品交易市场等。
齐成喜认为,应在天津自贸试验区探索建立文化艺术品的登记、确权、鉴定、评估和交易制度,规范文化艺术品的上市流程、交易规则和退市机制,促进文化艺术品市场的产业化升级。
“要深入推进‘互联网+文化+金融’,将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本紧密结合。”齐成喜说,支持天津自贸试验区开展艺术品按揭、质押贷款、信托、基金、鉴赏和典当等创新,逐步探索走出金融创新的新路径。
齐成喜表示,可以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把中华文化元素形象化,通过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交互达到“数实”结合的全新阶段,让世界更容易、更便捷、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中华文化。同时,利用自贸试验区进口商品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外文化艺术品卖家、展览馆、拍卖行进驻,开展国外文化艺术品的展示、交易,活跃文化艺术品市场,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以智慧科技助推旅游转型升级
“与‘一景一点’式传统旅游不同,全域旅游正成为撬动旅游产业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的支点。”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市委会副主委孙昌隆说,全域智慧旅游是旅游产业的“蓝海”,它可以实现各行业、各种要素跨界融合,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助力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孙昌隆表示,国家旅游局曾对智慧旅游提出过整体发展规划,这为基层政府推动智慧旅游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首先,加速推进全域智慧旅游数据平台建设,完善数据采集、分类、存储、交换和共享标准,推进政务大数据信息资源开放与共享,实现一站式数据资源查询、管理与调用。同时,推进旅游行业综合数据库的建设,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孙昌隆建议加快建设旅游应急指挥平台,对接旅游景区景点的门禁、停车场等数据,实时掌握旅游景区的风险状况。
全国政协委员、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金永伟建议,对一些人流量大的景区景点,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一套长期可行的防护管控体系,实现游客入园的身份识别、健康状况识别和游客离园以后的人员追溯。金永伟表示,疫情防控不断倒逼文旅行业管理模式转型、服务方式创新和消费结构升级,不仅要支持鼓励文旅消费场所加快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改造和应用,还要加快文旅场所硬件设施升级改造,统筹全国文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布局,有步骤地实施一批新建、改扩建和维修改造项目,为文旅行业转型升级提供硬件保障。
新媒介助力传统曲艺继续做好“文艺轻骑兵”
“后疫情时代,将呈现线上线下演出方式并存、传播方式变革的新局面。每个文艺院团,要做到‘平时’为‘战时’准备,继续发挥好‘文艺轻骑兵’的作用和效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籍薇表示。
籍薇说,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各文艺院团线上宣传与演出数量都将占有一定比例。因此,每个文艺院团,要建立应急预案,创新联络办法,组织创作班子,组建演出队伍,确保在突发情况下第一时间推出优秀作品,做好宣教,鼓舞士气。
她建议,各院团配备固定的研讨、排练、录音等场地,并做到集中调配、统一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动态调整,确保设备完好、调度精准、满足需要、维护到位,以最快速度、最好质量、最高水准完成节目录制与播出。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渠道,实现全域的传播,建立对外交流新媒介传播矩阵。(记者 孟若冰 刘平 韩雯 刘国栋)

推动天津焕发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天津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特别是近代百年以来,天津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剑在采访中表示,我市将对标国内外文化名城建设的范例,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谋划,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天津焕发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展现时代活力。

  天津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我市新增五大道近代建筑群等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到34处;公布了第四批、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共160处,总数达到220处。组织编制了《天津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和《天津市明长城保护规划》,并先后投入文物保护资金2000多万元,对古长城进行保护性修缮。黄崖关长城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

  为系统完整保护传承天津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全面真实讲好天津故事,我市坚持合理适度利用,推动“文物活起来”。在加强保护修缮基础上,支持原浙江兴业银行大楼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招商引企与活化利用项目。(记者 廖晨霞)

文旅融合赋新篇 运河“明珠”愈发璀璨

“今年,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将正式开工建设。同时,结合西青区‘两城三带三区’发展布局,全面优化大运河沿线主体功能布局,对居住生活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等重点城市功能进行优化,推动大运河商旅文化带建设。”西青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王玉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大运河西青段是天津市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镇集聚的代表区域。2021年4月,西青区发布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概念规划方案,公园规划占地面积2800余亩,规划历史名镇、元宝岛、文化学镇三大板块,塑造天津明清漕运盛景。

  元宝岛是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区,东岛以工艺美术和杨柳青年画体验为核心功能,打造集文化展示、传承、研发为一体的工艺美术文化体验区,西岛以传统曲艺演出为核心功能,打造集演艺、交流、传承于一体的曲艺文化体验区;历史名镇将保留古镇历史风貌和空间格局,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特色民宿、特色小吃等业态,打造沉浸式国潮文化街区;文化学镇依托天津市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重点发展文化艺术创意、研发、培训、演艺等业态,打造文化产业聚集地。(记者 王音)

相关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